在傳統認知中,餐飲行業常被視為男性主導的戰場,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女性企業家以獨特的視角和堅韌的意志打破這一桎梏。蛙來噠聯合創始人羅清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從科技領域的財富自由到餐飲行業的二次創業,羅清以敏銳的商業嗅覺、堅韌的執行力和溫暖的領導風格,不僅將蛙來噠打造成全國500+門店的牛蛙品類龍頭,更以女性特有的智慧為餐飲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跨界創業,從科技精英到餐飲革新者
羅清的餐飲創業故事始于一次“退休”。出生于湖南長沙的她,自幼展現出典型的“湘妹子”性格:堅韌不拔、吃苦耐勞。八年的體操訓練生涯,不僅讓她榮升為國家二級運動員,更塑造了她永不言棄的精神內核。大學畢業后,她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和不懈努力在科技領域取得顯著成就,35歲便實現財富自由。然而,當同齡人還在為職業道路迷茫時,這位“退休”的科技精英卻因生活缺乏挑戰而陷入思考。
命運的轉折點出現在哥哥羅浩的餐飲夢想上。盡管最初對餐飲行業毫無興趣,認為其“太復雜”,但深厚的兄妹情誼最終促使她與哥哥并肩作戰。2010年,蛙來噠第一家店在長沙解放西路正式開業,店面面積達200多平米。選址時,他們甚至大膽地開在了長沙一家知名牛蛙餐廳的旁邊,這種“無知者無畏”的勇氣,恰恰展現了羅清敢于挑戰的創業者特質。
單品戰略,女性敏銳與決斷力的完美展現
“品類”一詞在餐飲行業的興起不過是近幾年的事,而羅清早在2015年就展現出驚人的前瞻性。在2010至2014年間,蛙來噠團隊嘗試了烤魚、魚火鍋、湘菜等多個品類,累計虧損達1000多萬元。但羅清認為,這些“彎路”為蛙來噠后續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羅清與哥哥一起前往臺灣、日本等地學習考察,在此的過程中,她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關鍵洞察:與其在龐大的SKU中掙扎,不如聚焦單品,通過標準化實現產品的穩定與連鎖的擴張。
在日本,羅清被單品類聚焦的商業模式深深吸引。她看到吉野家等品牌,僅憑一道牛肉蓋飯便能在全球范圍內開設成百上千家連鎖店。回國后,她做出了一個在當時堪稱大膽的決策:將菜單從200多個SKU精簡至四五十個,砍掉超過70%的菜品,甚至不惜與哥哥激烈爭論。這種果斷與遠見,正是女性企業家在商業決策中獨特優勢的體現。
聚焦單品策略很快顯現成效。哥哥羅浩自主研發的12種特色蛙鍋,尤其是首創的紫蘇牛蛙,讓蛙來噠一炮而紅,甚至出現了“200元一張排隊票”的盛況。但羅清并未止步于此,她將科技行業“顧客至上”的核心價值引入蛙來噠的運營管理之中,通過VI升級、空間設計、菜單創新(除了核心主打蛙鍋,還引入水果茶、特調雞尾酒)等細節,打造出極具辨識度的年輕化品牌形象,打破了傳統中餐固有的刻板印象。
組織力建設,柔韌領導力創造行業奇跡
連鎖力量的背后本質是強大的組織力。在蛙來噠從區域品牌向全國連鎖擴張的過程中,羅清展現了女性領導者特有的柔韌與溫度。2015年,當業界仍堅持“直營為正道”時,她果斷選擇了加盟連鎖模式,并賦予其全新內涵:加盟不僅是品牌授權,更是全方位、深入的支持與服務。
“系統性地拋棄昨天”是羅清提出的鮮明理念,即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勇于舍棄不再適應的經營模式。這一理念在疫情期間得到極致驗證——當整個餐飲行業陷入寒冬時,蛙來噠的閉店率僅為3.4%,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這一奇跡的背后,是羅清構建的堅實組織力:多套完整的運營手冊、持續優化的管理體系、不斷提升的團隊能力,以及對加盟商需求的深度共情與響應。
目前,蛙來噠已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超500家門店,遍布深圳、廣州、上海、武漢、重慶、長沙、北京等100多個城市。這一成就,不僅驗證了品牌加盟體系在市場中的強勁適應性與可持續性,更有力擊碎了“加盟即割菜”的行業偏見。
在企業文化建設上,羅清的女性特質更為凸顯。她坦言創業初心之一是“被餐飲從業人員的淳樸與堅韌所打動,決心要幫助他們”。從第一家店的店長成長為掌管100多家店的分區管理人,從第一家店的財務晉升為財務總監兼分公司總經理,蛙來噠內部無數這樣的成長故事,成為羅清人文領導力的最佳注腳。“我們現在的目標是成為一家既具創新精神又富含人文關懷的餐飲企業。”羅清強調,“這并非網絡拼湊的標語,而是根植于企業成長的每一步。”
產業賦能,女性同理心推動可持續發展
羅清的視野從未局限于商業成功。隨著蛙來噠規模擴大,她將目光投向了牛蛙產業鏈上游,展現出女性企業家特有的長遠眼光與社會責任感。2016年起,她帶領團隊深入汕頭偏遠鄉村,騎著摩托車穿梭于荒山野嶺,尋找分散的小型養殖戶,踏上了對上游供應鏈的深度探索與改造之旅。
面對上游養殖業散亂、規模小、環境破壞等問題,羅清沒有選擇回避,而是主動擔當起引領行業變革的重任,發起一場牛蛙生態化養殖的推廣運動。她引入水產養殖相關的大學教授等專家資源,為養殖戶提供尾水處理、生物降解等專業知識培訓;自建示范基地,直觀展示生態化養殖的可行性和優越性;實施押金制度和“牛蛙三級檢測”等措施,逐步推動行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進程。這種既考慮商業持續性又關注社會價值的“平衡之道”,正是女性領導力在現代商業中的典范。
“她時代”啟示,重新定義餐飲行業性別敘事
羅清的故事為餐飲行業的性別敘事提供了全新腳本。在標準化與個性化、商業價值與社會責任、家族情懷與職業理性之間,她找到了獨特的平衡點,證明了女性無需模仿男性敘事也能取得卓越成就。
“在挑戰中成長,在事業中修行。”羅清深受稻盛和夫思想影響,推崇“你必須熱愛你的工作”的理念。她認為,工作中的疲憊是成長的必經之路,關鍵在于將其轉化為基于興趣與熱愛的自主選擇。這種將事業視為修行的態度,讓她在15年創業歷程中始終保持初心與激情。
從長沙解放西路的街邊小店,到撼動千億牛蛙市場的全國連鎖;從單品類戰略的先行者,到推動整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引領者,羅清以“柔中帶剛”的力量,書寫了新時代女性創業者的典范。她的經歷啟示我們,在“她時代”的商業浪潮中,女性獨有的敏銳洞察、堅韌執行、人文關懷和系統思維,正成為推動行業變革不可或缺的力量。